工作时间越长,越感激刚开始工作时领导教给我的工作方法,使得我能够少走许多弯路,效率更高。回到这本书上,发现其实自己许多工作习惯,同 GTD 的理念非常类似。所以读这本书,更像是上升到理论高度全面的梳理一下各种行为。
GTD 的主要原则在于通过记录的方式清空大脑,释放压力,从而集中精力在正在完成的事情。
做事之前有预期,并且追求预期的结果,这就是主动运用时间,否则就是被动运用时间。
老付工作四步法:
(1) 将所有的任务放入工作篮,不论是谁在什么时候交给我的任务,统统放进工作篮里。
(2) 将可以置之不理的任务清除掉;将必须在某天处理或者必须转交别人处理的任务拿出来;将那些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完成的任务立即完成。
(3) 将需要在特定日期处理的事情写进日程表;将需要别人处理的事情立即转交并且设置到期提醒;将需要现在处理的事情摆在办公桌上。
(4) 在自己最高效的时段,做最重要的事情;其他的事情也做合理安排。找到自己的职业价值观。
“四象限法则”是由著名管理学家史蒂芬.科维(Stephen R.Covey)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理论,该理论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划分为四个象限:重要而且紧急、重要但不紧急、不重要但紧急、不重要而且不紧急。
第一象限“重要而且紧急”的事情,立即去做;第二象限“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”:有计划去做;第三象限“不重要但紧急”的事情:交给别人去做!这个象限的事情是我们忙碌且盲目的源头。第四象限“不重要而且不紧急”的事情,尽量别去做。
主管人员之所以时间不够用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做好授权分责,将太多本该下属去做的工作招揽到了自己身上,以至于永远在苦苦追赶工作进度。
应用“猴子法则”的前提是明确自己的责任边界。有两个重点:1. 明确职责,确定这只猴子不是你的;2. 注意沟通方式,明确、坚决、不生硬。
时间管理的三大杀手:信息不够、拖延、预期结果不明确。
时间管理,管理的是承诺。五个流程:捕捉、明确意义、组织整理、深思、行动。
捕捉这个环节就是把“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情”都收集起来,放到头脑以外的地方。
(1) 正如David Allen所说,我们应该在工作时尽量追求一种心静如水的警戒。
(2) 使用捕捉工具的几条军规:1. 捕捉工具越少越好;2. 保证五秒钟进入录入状态;3. 定期清空这些工具。
(3) 处理收集篮的几大原则:1. 从最上面开始处理;2. 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;3. 永远不要再放回收集篮。脑袋里只装一件事的好处:专注、成就感、摆脱压力、更好地结果。
任何复杂的事情都是由简单的“行动”组成的。行动是可以直接去做的事情。写“行动”的秘诀:动词开头、内容清晰、描述结果、设定开始时间、周期、最后期限。
任务由多个行动组成,项目也一样。任务和项目的区别是,任务下的行动基本由自己独立完成,而项目可能是由多个人共同完成,并且他们关注的重点也不一样,任务关注的重点是事情本身,而项目关注的重点是与人的沟通协调。
压力是因为焦虑,焦虑是因为缺乏掌控感造成的。对你的清单进行深思至少有三个好处:孵化杂事、产生灵感、提升高度。
每天下班时可以回顾一下:
(1) 几天做了些什么?
(2) 对哪些比较满意,哪些不满意?
(3) 推进了哪些重要的事?
(4) 明天的规划是什么?David Allen提出的六个高度:原则、愿景、目标、责任范围、任务、下一步行动。
再微不足道的成就也要大肆庆祝。
如果你不能把事情明确的写下来,那么就极有可能做不到。
要事第一;谋定而后动。
培养习惯的秘诀是少、慢,而不是多、快。
自律即自由。
用S.M.A.R.T法则厘清目标:
(1) 目标一定要明确,不能够模糊。
(2) 目标的可衡量性。
(3) 目标的可实现性。
(4)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。
(5)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。